国内乳企已布局海外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对国内乳粉行业而言,在危机发生的同时抑或又是转机的出现。一方面,国内很多知名乳粉都是采用恒天然的基粉,这进一步凸显了国内乳粉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该事件也打破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一些幻想,或可少许缓解国内厂商的压力。
“国内乳粉行业兼并重组既是市场驱动,也体现政府意志,所以一些不具有自己奶源、仅以加工销售为主的企业会逐渐成为其他竞争对手的收购对象,或者通过收购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对于国内有实力的乳企而言,或许反而会刺激它们出海并购,直接控制奶源供应,像光明收购新莱特,以避免奶源供应掌握在别人手里,受制于人。”沈萌如是分析认为。
从国内乳业几大龙头企业的动态看,均已不约而同地布局新西兰。上个月,光明乳业旗下新莱特乳业正式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新莱特融资7500万新西兰元用于追加乳铁蛋白生产设备、婴儿奶粉混合罐装线等,以完善现有产业链条。光明也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境外收购优质奶源企业并成功促成其上市的乳企。
同在今年7月,大康牧业定增预案出炉,所募集的12.52亿元资金,主要用于进口婴儿奶粉和液态奶、建设销售渠道、产品宣传和市场营销,并着力打造“纽仕兰NuZealand”高端乳制品品牌。其中,增资纽仕兰进口婴儿奶粉和液态奶项目的奶源,均由鹏欣集团在新西兰直接控制的16个奶牛牧场提供。
面对近年来乳品行业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国内乳企对“先奶源后市场”的发展模式已产生共鸣。今年年初,雅士利国际宣布,公司将投资11亿元人民币建立新西兰工厂,生产成品及半成品奶粉。紧随其后,伊利股份于4月宣布,其新建新西兰年产4.7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已获批。
沈萌指出,恒天然的企业结构很特殊,本质上是个合作社体系,此次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仅仅是其个别工厂的问题。新西兰作为世界乳业中心地区,仍会是国内乳粉业争夺的原料地。而且,目前除了新西兰外,可以短期填补中国进口规模的其他奶源地选择并不多。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乳企实施海外并购在明确目的的同时,尤为重要是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否则将会“栽跟头”,让海外并购难以实施。
事实上,国内也有一些乳企对海外并购持谨慎态度。西部牧业和新疆天宏都表示,依旧立足于自有奶源建设,以确保产品质量。至于海外并购奶源,对公司来说是件遥远的事,还没有想过。
PE看好海外并购机会
国际知名私募股权机构殷拓亚洲有限公司的投资董事梁伟表示,由于国内乳品安全一直存在隐患,国内消费者对本土品牌信心不足。本次新西兰乳品被曝受污染,对于国内的大牌企业如蒙牛、光明等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同时,虽然国内乳企海外并购一直在做,但是本次事件突发,会使洋奶粉的出口销路受制,打击其估值,对国内乳企进行海外并购有促进作用。
梁伟进一步表示,本次新西兰乳品发生安全事故,并不能说明其奶源有问题。“对于一家国外乳企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基本面没问题以及有好的奶源,其他的只要做到生产过程无差异,做好质量把控就行。如国内乳业巨头如蒙牛收购现代牧业一样,为的就是抢占奶源。”
梁伟坦言,国内乳企实施海外并购,除了可以掌握进口奶源外,更重要的优势是拥有了一个国外品牌,这可以大大减轻国内消费者由于对本土品牌信心不足致国内奶粉销路不佳的负面影响。
“从大环境来说,不仅仅局限于乳制品,在整个农业产业上,国企近年来频频进行海外并购,其中乳制品及奶源的并购数量尤为突出。原因在于,农业产业很多和可再生资源有关,人口、可耕种面积、人均消费水平以及经济的增长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粮食瓶颈以及市场供求关系问题出现,且以后会越来越明显。而乳制品海外并购集中主要是因为国内、外乳业差距较大所致,国内乳制品行业不够规范,安全隐患频发,使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行业信心丧失。”跨境并购专家、沃特(中国)财务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志浩称。
张志浩同时认为,本次新西兰奶粉受污染是偶发性事件。偶发性事件在食品行业时常发生,只是反映了某一家企业的管理问题,并不属于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问题。“我认为,本次事件对消费者对新西兰或者国外奶粉信心造成的打击有限,就算是有影响,也是局部的。总体来看,不会影响到国内乳企海外并购的步伐,不会影响到其在资源上的争夺和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