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安装_暖通仓-全球集采展购交易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商务学院 » 市场营销 » 营销战略 » 正文

终端市场变化与渠道策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04  浏览次数:119
核心提示:  回顾过去10年,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消费品企业来说,每隔一两年就会在终端上发生一次大的变动和飞跃,每一次飞跃,都会产生一批领军性企业,同时淘汰一批曾经的风云人物。而每一次飞跃,都会有一个核心,或者说重点,逐层递进,而演化到今天的状态。
      谁抓住了终端,谁就赢得了消费者。在中国市场上,终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过,也从来没有像过去10年间这样快地变化过。得渠道者得天下。

  回顾过去10年,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消费品企业来说,每隔一两年就会在终端上发生一次大的变动和飞跃,每一次飞跃,都会产生一批领军性企业,同时淘汰一批曾经的风云人物。而每一次飞跃,都会有一个核心,或者说重点,逐层递进,而演化到今天的状态。 

  序曲

  关键词一:你能做么?

  对于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来说,除了彩电、快速消费品等先行成熟的行业,还有很多产品、很多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甚或是空白。那是个让人躁动的时代,是新事物爆发的时代。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不用关心什么是渠道,更遑论终端是什么了!

  那时候,企业经常被代理商问的一句话是:你能做么?而且,这眼神里带着渴求、迫切和怀疑!

  关键词二:有货么?

  世纪之初的几年是疯狂的岁月,解决了“有无”问题的企业从来没有料到市场会有这么大,机会会有这么多,因为,大家发现,一个新的话题被代理商带在嘴边:

  有货么?

  那个时候,很多行业的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你有货,就没有卖不出去的!

  这可真是让人血管爆裂、让人窒息的冲动,好像这个市场没有边际,不需要章法,只要你想得出来,就能做得出来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但大家没有想到,在如此飞速的变化中,终端的影子已经开始向上游招手……  

  圈地

  关键词三:网点数量

  我们中国人自己也没有料到我们有如此强大的创造力和模仿能力,技术普及的速度用一日千里来描述都有些乏力。大家还没有来得及认真品味暴利带来的喜悦的味道,一个新的问题发生了:几乎在几个月之间,生意不好做了,行业发生过剩情况了,产品开始同质化了,货源再也不是问题了,原来的代理商们开始变得异常挑剔起来!2003-05年间,中国500多个行业中绝大多数走向相对过剩的局面。原本对企业趋之若鹜的代理商们板起面孔,对企业提出种种责问,这些责问集中在:

  1. 质量不稳定,以次充好,数量不够,包装残缺……反正就是东西有水分,现在没法卖了。要么以后给我合格的东西,要么分手!

  2. 企业不讲信用:说好上旬发货,可下旬了还没有见到影子;定好的货物被让渡给其他代理商了。企业总不能只知道收钱不知道负责吧?

  3. 管理混乱,有了问题不知道找谁能够妥善解决,做生意总不能像过家家吧?

  如果说此前,企业决策者们忙于解决生产问题,“终端”似乎很远,无所谓有无、多少,不会给销售带来冲击;而此时,代理商手上的“终端”遇到的问题忽然变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大量的行业翘楚倒在代理商反戈的风潮之中。凡是忽视质量、忽视对代理商层面的信用、忽视物流管理的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代理商们用“脚”投票,扔到历史的记忆当中去,那些曾经引以为豪的终端数量也都烟消云散。终端,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终于现出魅影。

  在这个阶段,在同质化的时代刚刚到来之际,谁能抓住代理商队伍,谁拥有庞大的终端数量,谁就在九州大地圈下大片土地,成为财富源泉。此时企业的飞跃,本质是在向终端提供基本信用前提下终端数量的竞争。

  关键词四:装修

  当行业当中比较敏感的若干企业经过一到两年的圈地之后,蓦然发现促销大战几乎在终端上一夜之间从南打到北,从东打到西;路演大战、宣传大战等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一方面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也搞乱了消费者的阵脚,却也使销售费用疯长。各地代理商、分公司不断将挑动人神经的价格战信息传送到总部决策者耳中。不同的代理商各显神通,一方面想尽量用价格战保住市场份额,一方面又想方设法跳出价格战泥潭,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尴尬境遇。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