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安装_暖通仓-全球集采展购交易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商务学院 » 市场营销 » 品牌管理 » 正文

中国需要另一种品牌战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04  浏览次数:110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开始海外投资了,上世纪80年代主要投资矿产和资源行业。那时中国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有一些投资,因为金额很小基本未被纳入国际投资统计中。现在中国迅速发展为全球第六大对外投资国,但在欧洲,人们熟悉本田和三星等日本和韩国品牌,却几乎不知道联想、华为、中兴,更别提中石化、中石油或者宝钢了,虽然它们都是大公司。品牌一向被认为是有价的,一旦创立即有可能价值连城。尽管对品牌形象和实际操作的相关性有各种争论,品牌仍是国际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西方的疑问在于,中国需要采取像上世纪70和80年代的日本、韩国和其
 目前国外市场对中国品牌的认知既非负面也非正面,总的来说是中性的。西方的消费者生活在打着其他品牌旗号的中国产品中,他们很快会被中国的公司所包围,他们准备好了吗?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就开始海外投资了,上世纪80年代主要投资矿产和资源行业。那时中国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有一些投资,因为金额很小基本未被纳入国际投资统计中。

  现在中国迅速发展为全球第六大对外投资国,但在欧洲,人们熟悉本田和三星等日本和韩国品牌,却几乎不知道联想、华为、中兴,更别提中石化、中石油或者宝钢了,虽然它们都是大公司。

  品牌一向被认为是有价的,一旦创立即有可能价值连城。尽管对品牌形象和实际操作的相关性有各种争论,品牌仍是国际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西方的疑问在于,中国需要采取像上世纪70和80年代的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那样的品牌战略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真正取得突破吗?

  或许不必。多数制造业品牌——不管是计算机还是手机——其实都把除最核心技术外的其他工序分包给中国的合作方。事实上,大部分手机都是在中国制造的,除了商标不是中国的。中国的华为、中兴和TCL在海外经营中乐于与其他品牌持有者合作,或者收购当地经营者并使用其品牌。这说明,至少在目前,中国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普遍目标是了解国际市场,吸收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效率和生存能力。

  联想副总裁马雪征2005年接受麦肯锡采访时说,公司收购IBM个人电脑品牌Thinkpad主要是为了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联想最需要的是国外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但是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最激烈。

  目前国外市场对中国品牌的认知既非负面也非正面,总的来说是中性的。市场对中国企业的特长和优势了解不多,除了知道它们与其他国家的品牌不一样、来自不同的环境外,其他情况仍有待进一步了解。西方的消费者生活在打着其他品牌旗号的中国产品中,他们很快会被中国的公司所包围,他们准备好了吗?

  西方现在需要开始做出决定。如果希望中国来投资,就要更清楚地说明希望资金投向何处。到2008年底中国在德国的1000项投资中,有一半以上失败了。这样的失败率对中国和德国都没有好处。中国在英国只有400项投资,而失败率低得多。中国经常批评英国决策缓慢,过于慎重。至少从这份统计数据上看,小心一点并不是坏事。

  希望获得中国海外投资的国家需要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政策,什么是最佳投资领域,中国企业如果投资可以获得哪些帮助。汽车业是目前中国企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领域之一。欧洲对中国最近在电力或天然气动力汽车方面的技术革新很感兴趣。中国和国外伙伴可以合作解决汽油动力汽车造成的大量问题,提供可持续、新颖而有效的解决方法。中外企业在这类领域的合作前景更具潜力。

  合作双方的交流会使双方都发生变化。一方改变而另一方不变的关系不太可能持久,需要双方的妥协。几年前我和一位在中国企业担任主管的“老外”有过交谈。“这工作可不轻松。”他说。我问他:“为什么?他们让你担任高职,而且似乎也很信任你。”他回答道:“不,你误以为名片上显赫的头衔就代表了我在公司的实际地位。他们其实从来没有听取过我的意见。几个星期前,我刚为公司制定了在欧洲扩展的全面战略。”“有问题吗?”“没有。他们告诉我战略非常棒,他们相信我是对的。”我说:“那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就问,既然他们这么欣赏这计划而且一致认为这么做是正确的,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执行呢。他们回答,他们确实喜欢这计划,但是不打算采取任何行动。我表示不理解,既然喜欢,当然要采纳并执行。他们又说,是的,我们喜欢这个计划,我们应当执行它,但是我们不会这么做。”简而言之,这位主管任职的中国企业付他高薪,尊重他的建议,却不付诸行动——即使他们认为他是对的。

  任何公司都必须学会向人征求意见的重要能力。老实说,即使是最庞大的跨国公司都得承认它们曾犯过大错。你能做的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企业在国外越来越重要,它们要懂得纳谏的好处,即使有时忠言逆耳。有些企业学得很快。希望有一天,那位向中国企业提出切实计划却被搁置的高薪外国主管的故事会成为遥远的历史。到那时,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时代将真正来临。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